高考屏蔽生,也叫高分屏蔽生。

“高考屏蔽生”指的是部分省份高考出分后,具体成绩被查分系统屏蔽、不予显示的考生。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,是因为这些考生的成绩居于所在省份顶尖位置(一般是进入全省前几十名),为了避免其分数、名次成为外部舆论炒作对象,教育主管部门专门对其予以屏蔽。

以往每年高考之后,众人所关注的焦点无外乎是分数和状元。尽管每年都会有不让学校宣传高考成绩和排名的禁令,但是,媒体和社会人士从来没有放弃对高考状元的狂热追逐。

对此,在2021年2月,教育部发布通知,要求转变简单以高考成绩评价学生、以录取分数线评价高校的做法,严禁宣传炒作“高考状元”“高考升学率”“高分考生”等概念。此后,各地教育主管部门纷纷推出类似政策,对高分考生的具体成绩与排名予以屏蔽。

2021年广东省率先出台政策,高考成绩位列全省前十名就被查分系统技术屏蔽,考生自己也查不到具体的分数。2018年文理科屏蔽考生扩大至前20名,2019年则扩大到文理科前50名。在广东先行试验的基础上,云南、湖南、北京等地区也相继推行类似的做法。

2025年,首个高考成绩被屏蔽的考生来自云南省某中学,考生成绩报告页面屏蔽了具体的分数以及总分,表明该生的位次已进入全省前50名。

争议点

高分屏蔽政策推出后,学校和媒体都失去了“状元”这个聚焦的对象,炒作自然无从展开,“状元热”也会因此降温。然而,政策没考虑到的是,高分屏蔽政策虽然模糊了“状元”的身份,却创造了“屏蔽生”这个新概念,给舆论提供了新的聚焦对象。

声明: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(V:BFG894)进行处理。